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在厦门华侨大学召开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侨大学承办、《控制工程》编辑部协办的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2012.8.11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云集了400余名国内外过程控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分别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百余所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来自加拿大、宝钢、上海石化等国内外大企业。本届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1000余篇,是历届会议中收到论文最多的一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孙优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东北大学教授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封锡盛;德国科学与人文委员会主席、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际过程控制顶级期刊《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主编Wolfgang Marquardt教授;华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季怀教授,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助理邓利先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香港科技大学及浙江大学教授高福荣主持。

孙优贤院士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称,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一直以来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过程控制系统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衷心祝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今后取得更多更大的工作成果。

柴天佑院士在致辞中向福建省和厦门市科技部门领导,华侨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及会议程序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等对本次会议作出的支持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举办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其宗旨是为过程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及学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中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及在过程控制领域的研究能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真正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实际结合、能真正解决专业问题的专家和学者。

华侨大学吴季怀副校长欢迎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华侨大学,并介绍了华大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办学定位、宗旨和特色等情况,希望借助盛会平台,使华侨大学在控制学科的发展中得到海内外专家的关注支持和宝贵建议。

本届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1000余篇,经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程序委员会组织的国内外90余名专家认真评审,共录用论文670篇。与此同时,《自动化学报》为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了“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专集,大幅提高了会议论文水平。其他论文分别推荐到《控制理论与应用》、《化工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清华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化工自动化与仪表》、《控制工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自动化仪表》及《华侨大学学报》等国内知名期刊。

本次会议邀请了德国科学与人文委员会主席Wolfgang Marqurdt教授、清华大学周东华教授、台湾大学黄孝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教授、Suncor Energy公司冯恩波博士等5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

Economic Model-Predictive Control and Dynamic Real-Time Optimization :Architecture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复杂工程系统的运行安全性问题

Plant-wide Design and Control of Azeotropic and Re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网络化多能源系统的节能优化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s-an Engineer’s Perspective

5场高水平的大会报告;

会议安排了两个专题研讨会,分别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工业控制两个主题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讨论;

首次举办了两岸过程控制交流会,汇集了海峡两岸学者在过程诊断、控制与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共享、领域交叉,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

会议还举行了分组报告会,与会专家、学者分组交流,分享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闭幕式12日下午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李少远教授宣布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共有四篇论文获奖,分别是:汤健、柴天佑、余文、赵立杰合作的《在线KPLS建模方法及在磨机负荷参数集成建模中的应用》;赵春晖、孙优贤、高福荣合作的《Multiple Local PCA Models for Fault Diagnosis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樊继聪、王友清、秦泗钊合作的《联合指标独立成分分析在多变量过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陈晓岑、周东华、陈茂银合作的《基于逆系统方法的DGMSCMG框架伺服系统解耦控制研究》。

学生优秀论文奖评奖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王宏教授宣布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赵大勇、柴天佑合作的《再磨过程泵池液位区间与给矿压力模糊切换控制》获学生优秀论文奖。胡云卿、刘兴高、薛安克合作的《带不等式路径约束最优控制问题的惩罚函数法》;司小胜、周东华合作的《带测量误差的非线性退化过程建模与剩余寿命估计》获学生优秀论文提名奖。

张贴论文奖评选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桂卫华老师宣布了优秀张贴论文奖名单。

闭幕式还举行了中国过程控制会议“阳光杯”交接仪式,第24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将由北京工业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共同承办。

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12日下午顺利闭幕。

本次会议的特点是:

1,会议征集的论文首次突波1000篇。

2,首次在大陆举办两岸过程控制交流会,为二岸在过程控制领域的交流合作开了先河。此交流会将作为过控专委会的品牌,今后每年都有举行。并希望能有一天,把这一交流会移师台湾举行。

3,首次用POSTER的方法,将更多的论文展示在与会代表面前。

4,我专委会把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和注重人才培养作为办会理念。工业控制和教育二个专题每届年会都要进行,并且每年都设定了不同的主题。

5,会议除继续评选张钟俊优秀论文奖以外;从去年开始又增设了学生优秀论文奖;从今年开始又增设了优秀张贴论文奖。

一、海峡两岸专题论坛

2012年8月11日下午,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特别安排的分会场“海峡两岸过程控制交流会”在华侨大学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以“复杂过程系统的诊断、控制与优化”为主题,由陈诚亮(台湾大学)、邵之江(浙江大学)主持。来自台湾地区新竹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以及来自大陆地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学者共约70余人参与了此次交流会。

交流会共安排了12个学术报告,分别涉及了工艺机理分析、工况监测与诊断、PID控制参数整定、先进控制与优化、公用工程网络综合、典型工业装置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各具特色、内容丰富、报告精彩。海峡两岸学者对共同感兴趣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问题进行了很好的互动,为进一步推动两岸过程控制领域的交流、合作建立了基础。

海峡两岸专题论坛

二、工业主题论坛会议

2012年8月12日下午1时,第23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之“工业主题论坛”在华侨大学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浙江大学苏宏业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顾幸生教授、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李振光高级工程师担任大会主席。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级高工王笑波、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耀南教授和Suncor Energy公司APC主任工程师冯恩波主管分别在论坛上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

王笑波高工做了宝钢公司在冶炼钢铁需求与工艺及解决方案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诸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报告指出企业的产品要想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就必须追求精益生产,从降本增效、改善工艺、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控制等方面走在其他企业前面。报告以热轧精益生产为例,从轧钢过程控制中所面临的测量、控制、建模、系统等多方面问题,一一给出生产现场所提供的有效对策和解决方案。

随后,王耀南教授做了关于智能制造装备中过程控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王教授首先用充分的数据与例子说明智能制造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后重点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技术方面的挑战,譬如关键智能测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等方面存在的突破瓶颈。最后探讨了智能控制装置在重点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示范应用推广,并陈述了智能制造装备视觉测控技术的下一步发展趋势。

紧接着,冯恩波工程师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对先进控制和优化在企业的地位、先控人员的组织和培养、先控和优化项目的管理体制、先控和优化活动的技术支持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报告中,还简略介绍了最新的控制与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论坛的后半程,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积极参与,纷纷献计献策。他们饶有兴趣地对报告中所感兴趣的问题、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焦点展开踊跃的讨论,交流开阔了大家的思路,让大家受益匪浅。最后,论坛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报告在与会代表中反响热烈,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报告,对过程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获颇丰,并建议中国过程控制会议多举办类似的专题研讨报告,增加提问、讨论时间,使代表获益更多。

冯恩波工程师在“工业主题论坛”上报告

三、卓越工程师专题论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论坛在华侨大学召开,论坛由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伟教授,以及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群雄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华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季怀教授致欢迎辞,吴季怀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论坛的教育界、科技界和企业界的专家、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吴季怀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是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他希望通过论坛的召开,能进一步明晰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和卓越工程师计划,认真执行教育部的“高教30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工程师和创新拔尖人才。

紧接着,上海石化公司高级工程师姚连军、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群雄教授和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彭晋媛副教授分别在论坛上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

姚连军高级工程师就石化企业对自动化人才培养需求做了具体报告。首先,介绍了石化企业及其发展特点;其次阐述了石化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包括专业技术、网络间通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安全评估及风险控制、环境测控技术和生产实时优化和先进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技术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包括毕业生个人素养要求、文学素养培养、个性培养、思维方式培养及敬业、实干精神的培养等;最后介绍了上海石化人才培养的渠道并对高校提出了教育方面的建议;

随后,朱群雄教授做了关于欧美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报告。朱群雄教授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阐述了我国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介绍了欧洲工程教育改革三步曲(H3E、E4、TREE)、欧美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战略、高校创业教育,介绍了欧盟的人才培养方式并与美国的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并通过欧美高校的教育模式、MIT等9个案例进行具体的阐述,提出我国教育可从国外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成功案例进行借鉴、获得启示,并介绍北京化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教育的改革实践及学院网站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的相关情况。

紧接着,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彭晋媛副教授做了题为“眼望星空、脚踏实地之华侨大学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报告,报告就我校建筑学院主要围绕教育理念的转变进行阐述,她指出:建筑是生活的容器,我院教学理念是从物到人的转变,让学生体验什么是建筑,各年级教育理念各不相同,要做实际工程并与企业搭建教学桥梁。

据悉,与会的各位专家、嘉宾就我国的教育问题、卓越工程师进行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比如认证工程师的待遇问题、工程师的职业精神培养问题,另外还有老师提出很大一部份教师队伍的背景资历不够深,无法在校时培养出一流的工程师等及相关焦点话题。最后,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上海石化 姚连军 高级工程师在做报告
华侨大学 建筑学院副院长 彭晋媛副教授在做报告
POSTER奖评选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桂卫华教授在认真观看和评选